題目要求
從1984年到1989年的80年間,中國人民對外來的侵略進行了英勇頑強發(fā)的反抗,但歷次的反侵略戰(zhàn)爭,都是以中國的失敗、中國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條約而告終,從中國內部分析,其根本原因是()
A.軍事戰(zhàn)略錯誤
B.社會制度的腐敗
C.經濟技術的落后
D.思想觀念的保守
答案解析
參考答案:B【解析】從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間,中國人民對外來侵略進行了英勇頑強的反抗。但歷史的反侵略戰(zhàn)爭,都是以中國失敗、中國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而告結束的。從中國內部因素來分析,其根本原因是社會制度的腐敗。因此B項正確。經濟技術落后是另一重要原因,因此C項排除。軍事戰(zhàn)略錯誤、思想觀念保守都不是反侵略失敗的根本原因,排除。故選B。
發(fā)布時間:2014-06-28 09:28:11
相關試題
- 從歷史淵源看,真正意義的經濟全球化始于() 2014-06-28
- 當前,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被稱為() 2014-06-27
- 晚于歐洲文藝復興運動(14至15世紀)的歷史大事是() 2014-06-26
- 下列歷史事件時間排序正確的一組是() 2014-06-26
- 下列歷史事件按時間順序排序正確的一組是() 2014-06-26
- 關于新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第一”,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2014-06-25
- 中國歷史上儒家思想經過2000多年的不斷發(fā)展形成了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其中荀子對儒家思想的改造主要表現為() 2014-06-23
- 在西柏坡時期,黨中央:①領導了解放區(qū)的土改運動;②召開了黨的七屆二中全會;③組織指揮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上述歷史事 2014-06-23
- 下列是我國古代的一些歷史文化名人,其中屬于兩漢時期的是() 2014-06-23
- 下面是幾個關于在黨的歷史中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地點的描述 2014-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