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教基輕松學的主題:品德發(fā)展理論之,皮亞杰的道德發(fā)展階段論(1)
關注公眾號:事考必勝,每天5分鐘,輕松學教基
本期考點:一般以單選、多選、判斷題備考,重點掌握以下內容:
皮亞杰的道德發(fā)展階段論
1、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 ,對偶故事法。A小朋友幫媽媽打掃衛(wèi)生,不小心打碎了10個盤子;B小朋友偷吃東西,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盤子。相似的行為,不同的動機,讓小朋友來回答是A小朋友的行為更好,還是B小朋友的行為更好,并且說出原因。根據(jù)小朋友們的回答,總結出兒童道德發(fā)展的總規(guī)律。
2、兒童道德認知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發(fā)展過程。注意判斷題。
(1)“他”是外在的意思,“律”是標準、準則。
①他律階段的小朋友在進行判斷的時候,是沒有自己的價值判斷標準的,會受到自身以外的價值判斷標準的影響。
②他律階段的小朋友在進行判斷的時候,只關注客觀后果,誰的客觀后果更嚴重,誰的行為就更壞。
(2)“自”是自己
①在進行道德判斷的時候,有了自己的標準。如大家都說我笨,但是我不這么認為,我覺得我還是很聰明的,我有自己的判斷標準。
②自律階段的小朋友在進行判斷的時候,不只關注客觀后果,更加關注行為者的主觀動機,即使你的客觀后果是不好的,但是你的動機是好的,那么你依然是一個好人。
(3)考查例子型的單選題,直接考查對偶故事。
A小朋友幫媽媽打掃衛(wèi)生,不小心打破10個盤子;B小朋友偷吃東西,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盤子。
①處于他律階段的小朋友認為A小朋友的行為更壞,因為這個階段的小朋友在進行道德判斷的時候只關注客觀后果,“打碎10個盤子”的后果更嚴重。
②處于自律階段的小朋友認為B小朋友的行為更壞,因為這個階段的小朋友在進行道德判斷的時候更加關注主觀動機,雖然只打碎一個盤子,客觀后果不嚴重,但是你的動機不好。
3、皮亞杰認為10歲是兒童從他律到自律轉化的分水嶺,單選題備考。
(1)“10歲”是皮亞杰根據(jù)大數(shù)據(jù)總結出來的一個統(tǒng)計學數(shù)字,是大部分人的平均值。我們不能用自己的經(jīng)驗來回答,這只是一個固定/統(tǒng)計學數(shù)字。
(2)這個“10歲”是可以變的,如果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比較好,“10歲”可能會往前提,如果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比較差,“10歲”可能會往后推。
2.(單選題)皮亞杰用( )研究兒童道德問題。
3.(單選題)甲同學打掃衛(wèi)生時打碎了一盤玻璃杯,乙同學偷吃時打碎了一個玻璃杯。處于他律道德階段的兒童會以為( )。
4.(單選題)皮亞杰認為,兒童道德認知發(fā)展的趨勢是從無律階段、他律階段到( )。
本期試題共5道,全部試題請點擊底部查看原文開始做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開始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