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易錯知識點(判斷題常考)
1、 行政責任能力:不滿期14周歲———————不予以行政處罰
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從輕或減輕
2、 民事責任能力
滿18周歲、(16到18,以自己勞動為生活來源)——完全民事責任
10到18——限制
不到10——無民事責任
3、 刑事責任能力
16周歲——完全
14-16犯故意殺人等,應貢刑事責任——限制
不到14——無
到14不到18,應從輕或減輕
4、 復議機關應該在收到復議申請后2個月內作出復議決定。
5、 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改為3年以上10年以下。
6、 行政領導者決策能力的強弱和決策藝術的高低主要體現(xiàn)在非程序性決策上。
7、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這句話主要體現(xiàn)的辯證法原理是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
8、 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主要是使市場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9、 行政機關對自己制定的法律的解釋是立法解釋。
10、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關系表現(xiàn)為二者互為條件、相互依賴。
11、 已生效的行政執(zhí)法行為違法或不當,原行政機關和上級行政機關有權撤銷。
12、 在當代中國,發(fā)展先進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13、 以匯票、支票等依法可以質押的權利出質作為債權擔保的質押方式是權利質押。
14、 “歷史只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表明: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歷史。
15、 時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創(chuàng)新。
16、 人工智能的出現(xiàn)表明了意識活動與其他物質運動形式的同一性。
17、 私有制、階級、國家的出現(xiàn)是因為生產力的發(fā)展。
18、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最基本的支柱是企業(yè)。
19、 市場經濟的三大支柱是:商品市場、勞動力市場、資本市場。
20、 奴隸社會的生產關系是由當時的生產力狀況決定的。
21、 首先考慮最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要求,這始終關系黨的執(zhí)政的全局。
22、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戰(zhàn)略方針。
23、 “一國兩制”的構想最早始于臺灣問題。
24、 主張“世界除了運動著的物質之外,什么都沒有”的觀點,屬于:主張世界統(tǒng)一于物質的辯證唯物主義。
25、 我國的編制工作采。航y(tǒng)一領導,分級管理。
26、 行政法制外部監(jiān)督是指行政機關以外的司法機關、國家權力機關、政黨監(jiān)督、社會及輿論監(jiān)督。
27、 在合同履行時,如果債務人提前履行債務或部分履行債務給債權人增加的費用,由債權人負責。
28、 國有大中型企業(yè)尤其是重要的優(yōu)勢企業(yè),最宜于實行國家控股或參股的股份制。
29、 三個代表最終落腳點和根本歸宿是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
30、 所有權: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
經營權: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
31、 職能權利是某項職位或某部門所擁有的原屬直線主管的那部分權力。
32、 一元化領導是指完整制。
33、 公務員處分解除后,不恢復原級別,今后晉升職務、級別和工資檔次不受此次處分影響。
34、 知識產權中的知識,必須有能為人所感的客觀形式。
35、 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向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負責。
36、 生產力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關系。
37、 在上層建筑組成部分中,政治占主導地位。
38、 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的核心制度是:法人財產制度。
39、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是指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所采取的具體形式
40、 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是指抽象勞動。
41、 與簡單之債對應的是選擇之債。
42、 在階級社會中統(tǒng)治階級的思想之所以在思想領域處于統(tǒng)治地位,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們在經經濟上占統(tǒng)治地位。
43、 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是:是否承認矛盾及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44、 唯理認與經驗論的對立是:認識理論上的對立。
45、 唯物主義一元論與唯心主義一元論的對立:對世界本質的不同回答。
46、 決定論與非決定論的對立是:是否承認事物運動的因果性和規(guī)律性的客觀普遍性。
47、 職務方面的權益不屬于行政給付的內容。
48、 當前農村綜合改革的主要內容是稅費改革。
49、 公務員向在關單位提出申訴的必要理由是公務員對涉及本人的人事處理決定不服。
50、 對妨礙行政訴訟的拘留不服的可以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