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定義判斷法律類題型知識點詳解
行測定義判斷法律類題型知識點詳解
法律類是定義判斷部分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概念類型,掌握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可以幫助解題,但即使沒有法律相關知識,同學只要嚴格依據(jù)定義所給條件,也能選出正確答案。法學專業(yè)的同學反而要注意不要被自己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困擾而影響答題。
【核心點撥】
1、題型介紹
定義判斷,即每道題先給出一個概念,然后再對該概念進行定義,要求應試者根據(jù)給出的定義,從備選項中選出一個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典型事件或行為。一般是10道,用時一定要控制在8分鐘以內,即每道題48秒左右,是標準時間題。
所謂定義,主要是用來界定一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通常這一個過程是通過另外一些讀者比較熟悉的詞來界定,這些詞我們稱其為“關鍵詞”。因此,解定義判斷的題目最核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抓關鍵詞。
2、核心知識
哪些詞容易成為定義判斷中需要重點關注的關鍵詞呢,不外乎以下四種。
。1)主體:行為或事件的發(fā)動者、當事方
(2)對象:行為或事件的特定承受者
。3)主觀要素:行為當事人主觀動機、意圖、目的
。4)客觀要素:客觀上實施了什么行為,采取了怎樣的行為方式,達到了一種什么程度,造成了一種怎樣的結果。
3、核心知識使用詳解
在解決定義判斷的題目時,有三點需要注意:
。1)通常分為肯定型判斷和否定型判斷,要注意看清題設要求再選。
。2)不要質疑題設定義的正確性。莫讓自己固有的經(jīng)驗常識干擾了判斷。
。3)一定要將選項全部看完。進行嚴格比對,避免被迷惑選項干擾。
【精選例題】
例:
共同過錯,也叫共同侵權行為、共同致人損害,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為人,基于共同的故意或過失致他人損害。共同過錯的特征在于:(1)行為人必須是兩個或兩個以上;(2)數(shù)個行為人之間主觀上具有共同過錯;(3)行為的共同性;(4)數(shù)個行為人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根據(jù)上述定義,下面情況不屬于共同過錯的是( )。
A. 某村委會修灌渠,施工結束后,留下一個土坑未填平。村民崔某為建房利用此坑泡上了石灰。當晚,村民曹某騎車路過此地時,跌入石灰坑,被剛泡的石灰燙成重傷
B. 張非和李濤是某工廠的車間工人,一天,二人在操作一臺機器時違反安全規(guī)章,導致機器內部的線路出現(xiàn)了不可修復的故障,價值兩萬元的機器因此報廢
C. 某周末,某學校初中二年級的同學在野外舉行篝火晚會;晚會結束后,大家都很累了,沒有仔細查看場地,結果未滅盡余火,釀成了一場火災
D. 小粱指導小張駕駛汽車時,因為當時路上行人稀少,所以二人一邊駕車一邊說笑,沒有注意到前方路上有行人;等到看到行人時,已經(jīng)來不及剎車了,結果造成了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
【答案】A
【解析】
“共同過錯”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為人,基于共同的故意或過失。B項張非和李濤共同違規(guī)操作造成損失,C項是初中二年級的同學野外篝火導致火災,D項是小粱指導小張邊駕車邊說笑導致交通事故發(fā)生,都符合共同過錯的定義。而A項中崔某和村委會不是共同的故意.所以正確答案為A。
【習題精練】
學完知識點后就應該進行實戰(zhàn)演練了,行測復習多多練習熟悉題型,加快做題速度是重點!
具體題型練習進入:定義判斷【法律類】專項特訓題庫
參加銀行招聘考試點擊進入:定義判斷題型知識點專項特訓題庫
參加公務員考試點擊進入:定義判斷特訓高分通關題庫